2024年4月24日下午,一场以“语言与文化传播——跨越语言的疆界:翻译作为文化传播的桥梁与重构者”为主题的读书分享会在怀中北208教室成功举办。本次活动由学委石路策划主持,汇聚语言学、社会学、传播学等多学科视角,探讨翻译在全球化与数字化浪潮中的文化重构力量。

活动伊始,主持人以“翻译如何弥合文明认知鸿沟”为引,点明本次分享会的核心目标——理解翻译的重要性、掌握实用技巧并激发实践行动。在共读书目深度分享环节,六位组长带领组员围绕《翻译与社会》《文学与翻译》《怎样对外介绍中国》等书籍展开特色发言。杨锋小组通过案例对比,揭示翻译对社会意识形态的隐性塑造;杨紫凤则结合文学译本中的“创造性叛逆”,探讨译者如何成为文化的二次创作者;刘佳睿则从《英汉对比研究》出发,提出“翻译应成为文化基因的激活者,而非符号的搬运工”,呼应了活动主旨——在技术狂潮中坚守翻译的人文价值;廖扬慧与王晓宇以《怎样对外介绍中国》为蓝本,现场演示了跨文化传播中的翻译策略调整,引发热烈讨论。

同学们围绕“颠覆认知的观点”“翻译的现实应用”等议题展开思辨。“西方翻译简史中‘归化与异化’的博弈,让我意识到翻译不仅是语言转换,更是权力对话。”谢婷芳的发言道出许多人的共鸣。活动最后,主持人总结道:“翻译是文明的摆渡人,既要搭建理解的桥梁,也要保留差异的棱角。”主持人以合影留念定格这场思想交锋,并预告后续“翻译实践工作坊”计划。正如策划书所言,本次读书会不止于文本解读,更致力于在文化碰撞中让翻译成为“照亮彼此的光”——当语言疆界被跨越,文明的回响必将更加悠长。
(责任编辑:廖嘉琰;审核:陈艳君)